高位翻车机作业的流程是如何优化的,让高位翻车机厂家的小编带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高位翻车机作业流程的优化聚焦于安全提升、效率突破、智能控制、工艺简化四大核心方向,通过技术革新与流程再造实现系统性升级,具体优化措施及成效如下:
一、安全控制强化:风险预判与联锁保护双升级
靠车板逻辑优化
问题:自动模式下,翻车机未翻返到位且靠车信号消失时,拨车机继续运行可能导致设备碰撞损坏。
优化:将靠车信号联锁至循环中断回路,并加入信息提示功能。当靠车板到位信号丢失时,系统立即触发警报并暂停拨车机动作,确保岗位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。
效果:设备碰撞风险降低90%,维护成本年均减少超40万元。
重调机四计轴保护
问题:重调机依赖四计轴脉冲信号计数停车,若信号丢失(如未采到脉冲),计数器无法达到设定值(如8),导致重调机越线运行,引发安全隐患。
优化:在程序中增加时间计数器,当四计轴丢数时,通过时间阈值触发强制停车,形成“脉冲+时间”双重保护机制。
效果:重调机误动作率降至零,作业中断时间减少50%。
二、效率突破:流程并行与动态调度
计量与取样无缝衔接
问题:传统流程中,重列车辆上秤后需等待轨道衡计量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作业,导致时间浪费;同时,“牵车取样”模式需车辆移动配合,单车取样时间长。
优化:
并行化改进:重列车辆上秤后直接进入下一环节,轨道衡完成计量后自动触发取样机启动,实现计量与取样同步进行。
顶车取样模式:在车辆静止状态下完成取样,单车取样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3分钟。
效果:单车卸车时间从330秒降至240秒以下,效率提升27%;单台设备减少延占费1425元/天,全年双台设备节约延占费104万元。
定位车速度控制优化
问题:定位车牵引重车过程中,缓减速阶段电机输出转矩几乎为零,减速时间过长;爬行对位阶段电机输出力矩较小,导致对位时间冗长。
优化:
牵引重车策略:缩短加速阶段时间(提高加速度)、增加高速匀速运行阶段时间、缩短缓减速阶段时间(提高减速度值)、缩短爬行对位时间。
空载返回策略:缩短返回减速时间、缩短返回爬行对位匀速时间。
效果:定位车牵引重车时间缩短10秒,空载返回时间缩短8秒;电机输出转矩峰值未超额定值,设备损耗降低。
三、智能控制升级:自适应调节与远程监控
干湿料翻车机速度切换
问题:湿料情况下,翻车机翻到90度时若不降速,可能导致物料洒落或设备过载。
优化:
增加干湿料切换开关:通过现场操作面板选择作业模式(干料/湿料)。
程序分模式控制:
干料模式:90度不降速,150度降速。
湿料模式:90度自动降速,确保物料稳定卸出。
效果:湿料作业洒落率降低80%,设备故障率下降30%。
空车皮数量联锁控制
问题:空车皮数量超出极限时,可能与解冻库其他线路火车碰撞,引发安全事故。
优化:
程序累计计数:通过四计轴脉冲信号累加功能,实时计算空车皮数量。
数量阈值联锁:当实时累计数量达到设定值时,系统自动禁止推车操作,并触发警报提示。
效果:空车皮碰撞事故零发生,作业安全性显著提升。
上一条:润滑系统优化对高位翻车机轴承寿命的影响 |